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铜陵有色展示馆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2020-01-29 11:138100中国有色金属报
       企业展示馆是一个企业浓缩的精华,是企业灵魂一种新的呈现。
 
       12月9日上午10时,以“新中国铜工业从这里开始”为主题的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展示馆迎来第一批参观者,标志着该馆已全面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这座备受铜陵有色广大员工关注的企业展示馆,不仅铭刻着几代有色人难以割舍的情感记忆,而且承载着铜陵有色70年来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创业史。
 
       铜陵有色作为新中国铜工业“长子”,是新中国最早建设的铜工业基地,是新中国铜工业诞生的地方。1949年12月29日,中央有色金属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铜官山铜矿的建设工程。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们,筚路蓝缕,披星戴月,在荒山野岭上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铜矿和第一座机械化露天铜矿;在泥泞的芦苇滩上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冶炼厂、冶炼出新中国第一块铜锭……铜陵有色展示馆整馆内容以“新中国铜工业从这里开始”为主题,横陈铜陵有色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纵展创业、创新、创造的精神内核。在展示馆的定位上,紧扣企业馆的主要受众群体——各级领导、商务伙伴、兄弟单位和企业员工,分析参观者的需求和关注点。对外,它是企业接待来宾的客厅、市场营销的名片。通过展示企业核心科技与发展成就,彰显企业文化软实力,让上级领导更加重视铜陵有色,让合作伙伴更加信任铜陵有色;对内,它是爱企教育的基地,凝聚有色人精神的家园。通过展示企业发展历程与发展成就,彰显企业精神内核,让全体员工从中汲取精神与思想力量,增强员工心理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让年轻员工更加了解自己的企业,热爱自己的企业。
 
   铜陵有色展示馆位于集团公司机关大院内,总建筑面积2024.6平方米,布展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5个展厅和1个多媒体播放厅。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安排设计了序厅和四大主题展厅等5个部分,各个展厅围绕各自展示重点,精心设计了主体色调、平面布局和展示流线,规划安排了各单元的展示亮点,做到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全方位立体化呈现铜陵有色70年来的光辉历程。历史是文化与精神的永恒依托,是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铜陵有色展示馆的照片展示约800余张(墙面200余张、多媒体600余张),实物展示约200多件,通过白模沙盘、数字沙盘、多媒体视频、互动多媒体、立体灯箱数据图、透明电视、墙面投影等22种展示手段,从户外到室内、从内容到空间、从设计到运维的全面构建,营造“故事化”“情景化”的参观体验,充分拓展展览内容的信息能量,持续释放展览空间的能量密度。
 
       一座展示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序厅以巨幅铜浮雕展现“新中国铜工业从这里开始”的展览主题,浮雕主画面再现新中国第一座矿山、第一座冶炼厂和第一炉铜水,凸显企业的历史厚重感与文化精神内核,营造厚重庄严的展示氛围。沿着铜水倾泻而下,有一条由铜陵有色生产的1250mm、亚洲最宽的铜板带铺就的“铜冠之路”向外延伸,由内而外按照时间顺序镌刻着铜陵有色的大事;序厅左侧有铜陵有色的第一、领导关怀和致敬有色人互动屏,右侧有公司纪事和公司印记,清晰展现铜陵有色70年的奋斗成果和发展脉络。
 
       第一展厅名为“青铜古韵、千年薪传”。以古代金牛洞古采矿遗址、罗家村冶炼遗址为切入点,分别通过“青山凿不休”“炉火照天地”两大展区讲述铜陵地区悠长、厚重的铜采冶历史和文化,追溯和探寻“我从哪里来”——铜陵有色企业精神文化根源和企业品牌的内在根基。该厅第一展区选取了代表性的采铜遗址——金牛洞进行场景复原,遗址以剖面的形式呈现,巷道、竖井交错纵横,古代采矿工具、矿石、陶片等文物散落其中。在巷道、竖井中,设计了几处古代工匠开山凿石,采铜运铜的动态画面,动静结合,栩栩如生,再现铜陵地区古代采矿的景象;该厅第二展区通过手绘结合多媒体投影的形式重点展示李白歌咏古代铜陵地区“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冶炼画面,展示古代冶炼流程与工艺。再以代表性的冶铜遗址罗家村、重要的冶炼品牌丹阳镜、铜编钟和铜陵作为古代官方冶铜机构建制等几个层面的内容,彰显古代铜陵在铜冶炼上的厚重历史和重要地位与价值。在展厅的结尾,将铜官山铜矿的历史延伸到建国之前,通过近现代铜官山矿权的纷争与变更凸显铜陵地区矿权的重要价值,展现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展厅名为“铜业摇篮、有色脊梁”。以建国到改革开放前期为大致的时间节点,设置“创业艰难百战多”“担纲承梁援八方”“一座矿山一座城”三大主题展区,通过场景还原、人物铜雕、灯箱、实物模型等方式再现铜陵有色与国同生,艰苦创业的燃情岁月,着重展现铜陵有色对国家、行业、城市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彰显铜陵有色人浓厚的“长子”情怀和强烈的担当精神。该厅第一展区通过第一座铜矿山、第一座冶炼厂和早期的其他产业建设三部分内容再现铜陵有色创业阶段艰苦奋斗的历程,突出展示铜陵有色在新中国铜工业史上的多项第一。其中,重点突出箩筐精神、火海夺铜精神,通过铜雕塑和超薄LED屏动静结合的方式,再现火海夺铜的雄壮场面。同时以叶尚初、杨树山、张维宽3个工人代表为原型,设计了3座铜雕塑,他们既是早期工人的杰出代表,又凝练了那个年代有色人的精神内核。该厅第二展区通过“一五”期末的铜产量和冶炼粗铜产量接近全国一半的数据体现出铜陵有色在国家层面的奉献;通过支援国内外有色金属企业开发建设体现出铜陵有色在行业层面的担当。侧重于展现铜陵有色在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作为“有色脊梁”的历史地位;该厅第三展区通过铜陵特区、铜铸新城体现铜陵有色与铜陵市相辅相成,对铜陵市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展厅名为“熔旧铸新、铜冠天下”。以践行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设置“改革扬帆谱新篇”“创新驱动促发展”“绿色发展焕新颜”“开放合作谋共赢”四大主题展区,全方位展示铜陵有色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结构、产品创新、生态环保、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凸显新时代高质量的新发展,突出铜陵有色的创新、创造精神。该厅第一展区以“改革”为关键词,通过中国铜业第一股、中国有色新模式办矿第一家、安徽省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全国“双百行动”企业等内容展示铜陵有色在资本运营、矿山、冶炼、加工等各个层面取得的重大改革成果;该厅第二展区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四个层面展开,以富有科技感多媒体互动手段展示技术原理、工艺流程,突出体现铜陵有色的创新能力;该厅第三展区首先通过新旧对比的照片和视频,为观众呈现铜陵有色践行绿色发展的成效,再通过对生态矿山、绿色冶化、精深加工、循环经济的介绍,展示铜陵有色在各个方面对绿色发展的实践;该厅第四展区重点展示铜陵有色开放合作谋求共赢的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铜陵有色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国内第一家进口铜精矿企业,金融贸易蓬勃发展,战略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在国际上拥有行业话语权。通过不断旋转的LED半球重点展现国际化发展的全貌,并以多媒体结合图文的形式重点突出今年7月投产的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
 
       第四展厅名为“牢记使命、‘铜’创未来”。本厅以红色氛围渲染参观空间,设置“党旗高扬”“国企担当”“筑梦启航”三大主题展区,重点展示铜陵有色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建促发展,以扶贫和助学为社会责任担当。在展览的结尾,通过铜陵有色发展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和跻身世界500强的重大标志性事件,集中展示70年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同时,以多媒体的形式描绘铜陵有色的“铜冠梦”,以宏伟的未来规划蓝图激励铜陵有色人在新时代奋力续写新篇章。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春华秋实。70年来,铜陵有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经历了一次次脱胎换骨的变化。传承铜陵有色优秀的企业文化,探寻70年持续发展的源头与动力,正是建设铜陵有色企业展示馆的初衷。站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新时代起点上,铜陵有色“求实、创新、合作、自强”的企业精神、“创造成就未来”的价值观,是铜陵有色人引以为豪的“传家宝”。展示馆多维度、多层面展示了铜陵有色企业70年走过的不平凡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必将进一步激励铜陵有色人为实现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集团的宏伟目标而奋勇向前。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极端大气河事件将随温度线性增长
7月1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首次利用涡分辨率的气候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对未来增暖情境下极端大气河事件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在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全球变暖下的极端大气河事件》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0评论2023-07-04537

覆盖2700家,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据库上线
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三方发起共建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据库正式上线。数据库收录了2022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覆盖的约2700家环保公益组织的相关信息,如组织信息(包括组织名称、组织类型、成立日期、工作领域首选项、工作领域次选议题、工作手法、联系方式等)、数据信息等。参与首年调研执行的34家枢纽组织将成为数据维护员,共同建设、管理、维护这一环保公益行业基础设施。

0评论2023-07-04512

黄江:完善雨污分流改造,确保零污水入河
6月以来,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对龙见田水沿河企业、板湖河沿河餐饮店逐一排查污染源,完善企业雨污分流改造,确保零污水直排入河。

0评论2023-07-03525

贵州省黔南州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体措施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2〕15号) 精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结合我州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0评论2023-06-29571

4.05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陕西水环境综合治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我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4.05亿元,资金量比去年增加超过10%,在去年突破3亿元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0评论2023-06-29648

焦化行业将开启超低排放“大改造” 焦企产能优化忙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于6月28日截止。焦化行业将进行超低排放“大改造”。

0评论2023-06-29560

垃圾分类既要多管齐下也要久久为功
会说话的垃圾分类机器人、装载芯片的垃圾桶、AI图像十秒识别厨余垃圾……日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走进城市云脑平台、静脉产业园等地,点赞西海岸新区科技赋能垃圾分类的好经验与好做法。

0评论2023-06-28592

内蒙古乌海“空天地”一体化监测让大气污染无处遁形
小到公园小区、大到全市范围的空气质量状况均可“一屏所见”。日前,记者来到内蒙古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监测中心,自治区首个“空天地”一体化立体大气监测平台的强大功能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平台既可以全方位实时监测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又能分析研判、预警预报、指挥调度大气环境问题,为乌海市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手段。

0评论2023-06-28516

开封市市长李湘豫就推进惠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现场办公
6月25日,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惠济河畔,就推进惠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现场办公。他强调,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改善惠济河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开封。

0评论2023-06-28511